电梯不止是工具
而是一个场景

李昊:电梯虽然是方寸之地却潜藏了巨大的数据量与商业价值,在进入这个领域之前为什么会看好电梯物联网?

 

胡灏:新再灵成立之初,主要业务是以电力载波通讯技术为基础的智能硬件的研发与生产,2014年的时候我们决定转型互联网,并且通过研究发现,流量是很多互联网企业的命脉,谁掌握了流量,谁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但显然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要想争夺线上流量并不是好的选择,一方面大部分线上流量已经被很多成熟的互联网企业占据,另一方面我们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线上流量可被挖掘的新空间已经在趋于饱和。

 

我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PC时代;第二个阶段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三个阶段是依托AI和大数据的成熟,线下场景线上化的时代。基于这个判断,我们调研了13个可能产生巨大流量的线下场景,发现电梯是一个很值得开发的场景。

 

首先,电梯场景的流量非常大。中国每天乘坐电梯的人次约为50亿次,相当于互联网所说的50亿次日活;其次,电梯是一个汇聚流量的高频场景,尤其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例如上海人平均每天乘坐电梯达7-8次;最后,电梯场景存在很大的尚待挖掘的流量价值。对于行业内的企业来说,电梯更多的被当成一台设备,对于媒体来说,电梯更多的被当成一个媒介,但我们认为电梯真正有价值的地方是基于人流产生的流量价值,因此我们几乎是带着兴奋又忐忑的心情进入了电梯物联网行业。

 

李昊:转型在带来新机会的同时也必将带来挑战,转型期新再灵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胡灏:我们在进入电梯物联网之前也预想过各种风险,并提前做好了规划,但实际情况仍比我们预想的还要艰难,仅是对各种电梯形态的信息收集就耗费了大量时间。但最大的挑战其实是如何做出一套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既能适配所有型号的电梯,而且无需接入电梯自身的控制系统。

 

电梯不像汽车是标准化的产品,而是需要根据不同房屋、场地、用途进行定制的,除了国外的电梯制造大厂,中国本土的电梯厂家也有600多家,大大小小的电梯规格有几十万种,数据接口、传输协议、数据标准各不相同,我们必须研发一套系统可以适配所有型号的电梯。而且电梯制造不仅是定制化的,还是一件很私有化的事情,如果我们要接入不同厂家的电梯系统就必须得到所有厂家的授权协议,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这套系统还需要采用非接入式的方法,既不干扰电梯系统本身的安全运行,又避免了跟所有电梯厂家谈协议的难题。

 

为了研发这套系统,我们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甚至一度觉得很难跨过这道关卡了,但我们很清楚这不仅是新再灵需要解决的难题,也是整个行业正在面临的挑战,因此必须攻克它,同时这也是建立新再灵进入电梯物联网领域的第一项技术壁垒。最终我们研发出非接触式的测量技术,采用非接触测量传感+核心模型算法,实现对电梯物理数据的测量和采集,符合《电梯物联网技术规范》要求却不破坏电梯原有结构。

 

第二个难题是保证我们的大数据平台如何同时处理电梯的并发问题。传统电梯数据处理方式能承载的信息量很有限,信息处理经常需要排队,但电梯的数据问题很多时候是并发的,尤其是电梯涉及安全,对于一些安全数据我们的系统必须做到同时处理。最初,我们的大数据平台只要同时处理1000台电梯以上的数据,就可能崩溃,无法满足现有的运营需求。因此我们必须重新研发一套全新的大数据系统,并且要在更多问题爆发之前完成研发,时间十分紧张,几乎可以说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如果研发失败就没有时间和经费重新再来,幸运的是,我们跨过了这道砍儿。

 

李昊:由于物联网产业的碎片化和复杂化,中国电梯物联网发展的十多年里仍然面临很多技术难题,相较国外也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来看这个领域还存在哪些技术考验?新再灵是如何突破的?

 

胡灏:电梯事关民生、事关安全,是规模化的工业产品,电梯行业也是一块高速成长的市场,但各项物联网手段接入电梯行业后,却始终存在系统平台不统一、不兼容的问题,刚刚谈到的适配所有电梯型号的管理系统就是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除此之外,电梯轿厢内场景的标准化判定也是困扰行业的难题。

 

举例来说,我们如何定义电梯的门已经处于关闭状态?门缝的距离究竟到达多少数值才算关闭?目前所有电梯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或不愿互联互通,诸如此类涉及电梯安全的标准也不相同,最初我们和其他从业者一样采用门磁来解决,但后来发现门磁会存在消磁的情况,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于是创造了行业内第一套AI机器视觉技术,利用智能视频识别核心算法对轿厢内的场景进行判定,不仅能识别门的状态,还能对人的行为和危险动作分析识别,结合电梯物理数据从多维度完全还原电梯内的真实场景,从而得到有效的判断结果,这项技术云梯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是先进的。

 

另一个行业难题就是电梯内的信号传输问题。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深有感触,大多数电梯里是没有网络信号的,没有网络信号很多互联网手段就无法使用,这也是电梯物联网的基础。传统的解决方式比如微波基站成本非常高,根本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推广,新再灵转型之前所研究的PLC技术(电力载波技术)则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得到很好的应用。

 

但普通PLC技术的使用同样存在难度,因为PLC技术是通过电力线进行信号传输,每一个接入电器的信号都会产生一个噪声,即是干扰源,而电梯启动时的噪声更加明显,普通的PLC技术无法在电梯内运行。因此我们在PLC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专项开发,解决了电梯网络传输难题,也成为行业内做PLC技术中一家能实现电梯内信号传输的公司。

 

李昊:疫情期间,电梯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关注区域,新再灵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来抵御疫情扩散?

 

胡灏:在疫情刚刚发生时我们就很快意识到了严重性,因为新冠病毒具有飞沫传播、直接传播等属性,而电梯空间狭小、人流量大、环境密闭,是病毒传播的高危载体之一,并且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目前全国的电梯保有量超过600万台,服务于各大社区、医疗机构、交通枢纽等场所,与人群的接触十分密切。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电梯空间传播疫情风险,春节期间我们紧急加大研发,针对电梯场景的防疫工作推出三套防疫方案,并且捐赠给了武汉市的协和医院和同济医院,受到了来自医院的好评。

 

第一个是非接触式呼梯,当住户进入电梯,就会听到电梯的系统语音询问住户想去的楼层,住户不用接触电梯按键直接说出楼层就可乘坐电梯。

第二个是智能消毒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智能识别电梯内是否有人,当电梯处于无人状态时,电梯会自动开启紫外线消毒装置。

第三个是口罩提醒功能,其实很多人在电梯里会忽略口罩的重要性,但由于电梯的空气不能时刻处于循环状态,电梯是最需要戴口罩的地方之一。针对忘记戴口罩的住户,当他进入电梯,系统会自动进行语音提醒。

 

当前我们也正准备将这套防疫系统引入更多医院和学校,保证疫情结束之后,这些关键性的人流密集场所能继续得到有效的防控保护。

CPR模式
彻底改变梯媒生态

李昊:作为后入局者,新再灵为何杀入当时看起来已是红海的梯媒行业?

 

胡灏:我们做过一个调研,全国一共有600多万部电梯,实际上目前行业内没有一家的点位覆盖超过了10%。而且,目前的广告市场,线上流量价值水分稀释,增速日趋减缓,在技术的驱动下,线下流量价值不断提升,带来潜在的市场增量,尤其是电梯广告以高触达、低干扰的特性将大量离散流量按照商圈、人群等属性重新聚合起来,成为品牌在广告投放中的重要一环。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同质化、价格战等问题也接踵而来,我认为目前梯媒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彼此之间的竞争,而是产品的落伍和投放模式的革新。传统的电梯广告业务是在电梯里复制一个终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播放固定的内容,这种形式却无法选择广告投放的精准程度,无法实时监控投放效果,更无法在广告投放完成后,得到一个准确展现投放效果的监播报告。广告主真正想购买的并不是一块广告屏,而是能够触达精准用户的传播效果,我们看到传统的投放模式和售卖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

 

因此我们创造了CPR(Cost Per Reach,按千人次曝光售卖)的投放模式和售卖模式,彻底改变了电梯广告的投放逻辑。

 

首先,我们想做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梯广告业务,我们想做的是电梯的流量业务,这种投放逻辑把每一个进入电梯的人当作一个流量,根据不同的流量从云端素材库配送不同的广告内容到屏幕终端,将电梯广告做成了一个流量生意,广告主根据流量付费,这种方式很接近互联网的点击类广告,解决的是有效性的问题。

 

其次,我们还实现了电梯广告的增量业务。很多广告主的目标用户并不是大众性的,比如女性美容产品,这类品牌需要触达的用户主要是女性,对于这种广告我们可以做到细分人群的识别,帮助广告主找到更精准、更匹配的用户,避免广告投放的效果浪费。在付费上,同样按照流量付费,但广告主只需要对更加精准的细分流量进行付费,我们也增加了一个亮点业务,获取更高的收益,达成了双赢,也解决了精准度的问题。

 

最后传统的售卖模式往往按时间打包收费,有所不同的是点位的选择,因为缺乏大数据的支撑,点位效果也无法精准计算,为了避免点位选择的风险,广告主更倾向挑选自己更熟悉、自认为人流量和消费力更有保障的区域。久而久之,梯媒投放的区域就固化下来,也无法实现规模化发展。但我们用CPR的方式进行投放,按人流计费就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无论投放在什么区域,都是为精准人流付费,对于广告主来说没有差异,却打破了梯媒点位规模化的限制,让点位价值更大化

 

李昊:2019年开始,新再灵的梯媒点位实现了高速增长,尤其是签约点位数相比2018年增长了近10倍,翻倍增长的背后新再灵都做对了什么?

 

胡灏:新再灵在扩展点位的过程中,我们和物业建立的并不是简单的租赁关系,而是利用云梯帮助物业解决电梯的安全管理问题,我们和物业的合作是建立在解决痛点的基础上。在我们看来,电梯有两个重要的定义,一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设备,二是社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公共空间。电梯日常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甚至远高于停车场,保证电梯设备的安全运行、维护电梯空间的使用是物业关心的,而这也正是我们的核心能力和优势。